Tuesday, July 15, 2008
Mencius 孟子
惻隱之心
記得在香港讀中學的時候,教育處並沒有設什麼品德教育的科目,但最初是有公民課的,後來改為社會及經濟事務科,要學到做人的大道理,特別是傳統中國倫理道德思想,便要依靠在中國語文課的講授了。中國語文科的內容絕大部份是來自古文,其中不少是蘊含著普世哲理的,國文老師通常是要求學生背誦的,多得這些『老八股』,有多篇文章至今仍是琅琅上口,可背出其中的八、九成。
現在還清楚、準確地背出的有『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那一篇,此乃出自《孟子.公孫丑上》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這裡,孟子是從目睹一個無知的小孩子,將面臨危難,遇到有殺身之禍,十分危急的時候,快要跌進井裡,就在這種極之緊急關頭的情況下,會誘發出一種『怵惕惻隱之心』,不忍心孩子受到危害,不假思索的、義不容辭地、無條件的去行動起來,拯救無辜。而引發出這種『不忍之心』是為了什麼呢?按孟子所說的就是「三非」了:並非是為了結交小孩的父母,或認識他的父母親,並非是要在鄉人及朋友前得到好名聲,為自己的義舉而炫耀一番,更並非怕損害到自己的聲譽,才去做一些假仁假義的事情。
當然,現代人已經很少機會見到井了,跌進井裡的可能性更少,但是見到別人有危難就不少了,不一定是親身的經歷,或從電視、報章、雜誌上看到的消息或圖片,或從別人口中講述聽得,在電影及小說中描述的情景,甚至在歷史上的真人真事中,也會有過類似的事例。因此,不一定是『有井』的地方,才會有發出這種見義勇為的事情。但是有了這種『惻隱之心』,才會感覺到這種是『惻隱之事情』,最後才做出『惻隱之行動』。那麼,『惻隱之心』就是不忍心自己或人家受害的心了,比『同情心』還要高一個層面,因為『同情心』後發的,而『惻隱心』是事情未有發生已經存在的,這類似於佛家所言的悲天憫人的心。
在孟子筆下,是一個小孩子誘發出那種『怵惕惻隱之心』,其實這『小孩子』只不過是象徵著一切無辜、弱小、純真、無力的東西,如生活在危難中的人群、動物,甚至一花一草一石,這個世界及環境,都會令人產生出惻隱之心。不過值得討論的是,這種良心是與生俱來的嗎?還是後天學習得來的,即使是存在,是否會被獸性、仇恨或報復的心理所淹蓋呢?或會被其他邪惡的思想所取代呢?這就是佛家所謂『障』。如果這些『惻隱之心』是人人與生俱來的,為什麼世界變得如此醜惡,人性又變得如此暴戾呢?是不是在這方面的教育沒有被重視呢?是不是這種良知已變得如小孩子般的無力,被惡魔所戰勝了呢?又如說要有『井』的地方,才會引發出這種『怵惕惻隱之心』來,這個『井』就是表示危難的時刻,而人類、世界已經到了最危險的地步,為什麼人性卻走向相反的方向,『惻隱之心』又往那裡去了呢?
電影《世貿中心》已在全球發行,但聞得在中國禁映,原因未明。而911亦快到了,或許至今人們仍會問﹕那些駕駛著兩架客機,撞向紐約姐妹大廈的『聖戰份子』,在最後的那一刻,他們是否有『怵惕惻隱之心』呢?,如果他們沒有,原因在那裡?若是孟子還在世,他必定會給人們一個完滿答案,不過,孟子這個聖賢的教誨,雖然是屬普世核心價值,肯定至今還未能深入中國人的心,更何況是中國以外的人的心呢!8\15\2006寫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