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5, 2020

早春二月 Early Spring

































http://pkchanboston.blogspot.com/2008/07/blog-post_08.html

知交半零落


波士頓史家元先生在『茶與同情』一書,載錄了兩篇文章,談及『弘一法師』李叔同的生平事蹟,並介紹了『送別』這首歌。 最初他誤以為李叔同是這首歌的作曲兼填詞人,後經修正,說這曲乃出於美國人之手。香港民主黨黨鞭司徒華先生,亦以李叔同的遺言『悲欣交集』作為他的回憶錄式專欄文章合集的書名。

『悲』、『欣』兩字,正好道出李叔同在前半生悲劇式的身世,抖纏在家庭、愛情及夫婦關係的苦腦中,似乎在他看透了塵世間的一切,出家皈依佛門後,才轉『悲』為『欣』。綜觀李叔同的一生,正是他的遺言所說『悲欣交集』。

《長亭送別》這首歌的旋律是相當優美的,曲詞淒怨,有古詞滄桑的韻味。曲詞是這樣﹕『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更加令人傷痛的,是第二段歌詞﹕『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回,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怕有離別多。』但是,曲並不是出於李叔同的手筆,原創者為奧德偉 (J.P. Ordway),歌名是《夢見家鄉及母親》(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

在互聯網上,筆者找到了原曲的歌詞,但曲譜就無法可尋,於是請了學校的音樂老師, 以《送別》這首歌的音譜,試圖用英文歌詞去唱出,但根本是對不上號,是李叔同憑記憶,按曲譜的大概,配上中文曲詞,還是因歌是先傳入日本,可能在移植過來中國前,已在原曲作了一定的改動,也不可料,而李叔同有沒有進一步修改原曲,去遷就自己的詞,這更不得而知了。既然,《送別》這歌已經配不了原來的英文歌詞,相信把這首曲的作者歸於李叔同,就一點也不太過份了。不過,如用奧德偉的另一作品Home Delights 的英文歌詞,配上《送別》的歌譜,就天衣無縫了,因此,筆者認為《送別》原出於《夢見家鄉及母親》可能是誤傳,而應該是Home Delights才對。

老一輩在香港的中文學校讀過書的學生,大多會唱《送別》這首歌,這是學校畢業典禮必選歌曲。來美二十多年,在波城華埠再聽到這歌是十分意外的,就是偶然在一次春宴酒會上,聽見一位女士清唱,著實太傷感了,勾起了不少往日的愁絲亂緒,曲與詞都是寸寸斷腸人語,就是基於這個原因,便打消了建議用這首歌與詞,作漢語學習的教材這個念頭,況且,漢語老師亦認為,讓小學生去學這些悲涼哀傷的內容,太過難受了,這話一點也不虛假。

到美國後,最痛苦的莫過如拋開昔日在香港一些同甘苦、共患難的知交,如今各散東西,各有各的煩腦。人到中年,毛病漸多,那個不是夫妻離異,又是患上不治之症,今天不是做心臟搭橋手術,明天就要為兒女的婚事奔波,就是想找一些深交,有著共同的語言,平和地談談過去,回望從前的歲月,也不容易。移民怎能不會有失落之情,真想,時間堵塞在一個歡樂的空間,泡一壺頂級的龍井茶,或傾滿一杯法國紅酒,與知己、友人觸膝長談,那應是人生樂事。

最近在網上聊天室,與一群搞中文翻譯的同業,聊了整個星期六上午,用架在螢屏上的網絡攝錄鏡,互相面談,可謂快哉!過往傳真電話可以縮短彼此的距離,電腦網絡就是用最先進的科技,去填補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疏離。不過,在網上聽到一群來自北京一間小學的學生唱出《送別》這首歌,『知交半零落』的悲情又一再湧現心頭,漂浮於腦際的是李叔同悲欣的一生及他在1914年寫的歌,在九十多年後,依樣撩起了不少別離的愁緒,殘夢片片,在這細雨綿綿的波城早春,帶來的不是惆悵與傷別之情,又是什麼呢? 5\18\2006寫

Friday, February 21, 2020

New Year Paintings 楊柳青年畫














楊柳青年畫中國天津著名的民間木版年畫,起源於現在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鎮地區,產生於崇禎年間,清朝雍正乾隆光緒年間為鼎盛期。楊柳青年畫繼承宋代元代的繪畫傳統並採納明代的木刻版畫等工藝美術形式,結合了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等方法。在中國版畫史上,楊柳青年畫與蘇州桃花塢年畫並稱為「南桃北柳」。wiki






Thursday, February 20, 2020

Sunday, February 9, 2020

Bidding Farewell To Dr. Li 送別李文亮!


北京通惠河畔,民眾在積雪上留下「送別李文亮」























李文亮遺言「我走了」全文如下:

在我成為一粒塵埃之前,我又靜靜地懷想了一遍故鄉的黑土白雲。多想回到小時候啊,風是盡情飛舞的,雪是潔白無瑕的。



活著真好,可我死了。我再也無法撫摸親人的臉龐,再也無法帶孩子去看東湖春曉,再也無法陪父母去看武大櫻花,再也無法把風箏放到白雲深處。



我曾依稀夢見我尚未出世的孩子,他(她)一出生就眼含熱淚,在人潮人海中把我尋找。對不起,孩子!我知道你只想要一個平凡父親,而我卻做了一個平民英雄。



天快亮了,我要走了,帶著一張保證書,那是我此生唯一的行囊。



謝謝世間所有懂我憐我愛我的人,我知道你們都在黎明等候,等我越過山丘!可是,我太累了。


此生,我不想重於泰山,也不怕輕於鴻毛。我唯一的心願,就是希望冰雪消融之後,眾生依然熱愛大地,依然相信祖國。

等到春雷滾滾,如果有人還想紀念我,請給我立一個小小的墓碑吧!不必偉岸,只須證明我曾來過這個世界,有名有姓,無知無畏。

那麼,我的墓誌銘只需一句:他為蒼生說過話。

(中時電子報)












送別 (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餘歡
今宵別夢寒


草碧色,水綠波

南浦傷如何

人生難得是歡聚

唯有別離多

情千縷,酒一杯

聲聲離笛催
問君此去幾時來
來時莫徘徊



韶光逝,留無計

今日卻分袂

驪歌一曲送別離

相顧卻依依

聚雖好,別雖悲

世事堪玩味
來日後會相予期
去去莫遲疑


wiki


Friday, February 7, 2020

十五的月亮 Lantern Festival















The Lantern Festival or the Spring Lantern Festival is a Chinese festival celebrated on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first month in the lunisolar Chinese calendar. Usually falling in February or early March on the Gregorian calendar, it marks the final day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New Year celebrations. Wikipedia

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