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26, 2011
港產潮 Made in Hong Kong
港產潮
經過日本皇軍3年零8個月的佔領後,光復後的香港,只剩下80多萬人。有的在戰亂中流散,也有在多次盟軍的轟炸下炸死,更多人是舉家回鄉避難,令人口驟降。在戰後,除了有大量的逃難潮回流外,隨著中國的政局不穩,政權的交替,更有不少人從中國內地,湧入這彈丸之地,以至人口急升,再衝上百萬大關。
在戰後,香港太平盛世,有的是補回在戰爭失去的子女,多生一兩個。年青人趕著組織新家庭,結婚生子,以至在上世紀50年代,出現了嬰兒潮。地少人多,居住環境惡劣,“一家八口一張床”並非是電影中,對社會的描繪,而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現象。四、五戶人家,擠在深水埗的戰後唐樓,是十分普遍的。平均每家人有4、5個小孩,也不算是什麼稀奇,同一父母親,有7、8個子女的,也沒有人會視為是對社會的負擔。只要沒有政治鬥爭,是人人有工作,三餐一宿是絕無問題的。
到60年代初,香港人口已衝破了3百萬的大關。由於舊有的傳統,一直相信“養兒防老、積穀防飢”這觀念,加上“重男輕女”,女人便成了“生子機器”。為著應付人口急劇增長,所帶來的社會問題,並加強香港人對節育的認識,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便推出“兩個就夠曬數”的宣傳,一時間,“生仔也好、生女也好,兩個就夠曬數”,便成了家傳戶嘵的“民謠”了。
在短短50年間,人口從60年代的3百萬,增至現時的7百多萬,雖然是增加一倍有多,但出生率只維持在百份之零點9。換言之,香港每年人口增加不到7萬人,更有逐年減少的趨勢。自97移民潮,到千禧年以後的“回流潮”,都影響不了都市人,特別是年青的一代,對不想生兒育女的看法。由於出生人數下降,學校要縮班,甚至殺校。特區政府也曾鼓勵香港人多生兒女,可是聽從“權威”人士指示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還了,那會有人聽政府這支“生仔笛”。
反觀,中國自強行“一胎政策”後,到了現在,社會普遍是富裕起來了,違反人道、人權禁生第二胎的法令,依然不改。由地方衛生單位,對超額懷孕婦女,強行人工流產的過案,雖不至是絕響,但已經不再是常規了。超生嬰兒可以用罰款方式解決外,也可以名正言順地生下來,既無須躲藏,也不擔心失去教育福利,這是“有錢使得鬼推磨”的好處。明碼實價,要便宜一點,可到窮鄉闢壤辦理。
自從有了自由行後,到香港生子,不管是第一胎,還是第二胎,已成了中國時代年青媽媽的潮流。這根本不是逃避超生的問題,除了為嬰兒買政治保險外,就是社會身份的象徵,表現出有能力支付近10萬元的分娩費用,還可有產前、產後的母嬰照顧,加上孩子可成為特區永久居民,支付這少少的進場費用,是物有所值的。
如此一來,公立醫院便有人滿之患了。在社會輿論壓力下,政府被迫宣佈公立醫院產房額滿,更要預留產床給香港媽媽,他們有優先權。這突然對內地同胞關閘,私家醫院便更加有利可圖了,應運而生的中介公司,就視之為一門可賺大錢的好生意了。各式各樣的廣告已散見網絡,就在特區政府新對策還未有出爐前,趁機多撈一把。
社會評論家鍾祖康以《來生不做中國人》作為書名,發誓在下一世,不再做中國人。雖然,香港只不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下的特別行政區,竟然會有這麼多父母親,選擇到香港生子,等不及下一世,甘願在此生要做香港人。無論有多麼自完其說的原因,說什麼香港醫生醫術高明,醫院可靠,統統都是不攻自破的連篇謊話。骨子裡,不願下一代做中國人的決定,明顯地是十分堅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