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1944年日治期間,英國政府允許盟軍,轟炸日軍在九龍船塢的據點,亦炸毀了不少民居,造成傷亡。其中最嚴重一次是誤中正在上課的紅磡三約街坊會公立小學,幾乎所有師生都死亡。紅磡觀音廟前後左右的屋宇不少被炸毀,但它仍是片瓦無傷,真是奇跡。
架在差館天台上的角鐵塔,突然傳來震耳欲聾的警報聲,半英里範圍內的人群,清楚聽到這空襲的訊號。陳嬸正鋪開廉價收集得來的故衣(舊衣服),在紅磡街市外圍擺賣,想賺多一點錢去幫補家計。原來每人是六兩四米,已減到四兩六,一家幾口,那能吃得飽!
大女兒剛學會走路,把衣服翻來複去,玩得很開心。第二女正在陳嬸懷中吃奶。這天,天氣特別好,寒流已過,和暖的陽光,灑在每個人的臉上。原來面有菜色的陳嬸,亦透出幾圈紅薰。
鄰居梁師奶早已從良,丈夫是遠洋貨輪水手,花了大半生積蓄替她贖身,帶她埋街。梁師奶一直從寶其利街,跑到陳嬸的檔口,氣還未喘過來,三番四次催促陳嬸趕快收檔,到蕪湖街口的防空洞避開空襲。但陳嬸有點猶疑不決,滿以為這又是另一次的沒有預先警告的空防演習。不過,梁師奶就好像有預感一樣,說觀音昨晚報夢,眼前是人疊人,哀鴻遍野。
快!來不及了。梁師奶一邊幫陳嬸收拾細軟,一手抱起陳嬸的大女兒,連拖帶拉,把陳嬸一家幾口擠進觀音廟裡去。
日治時期的紅磡街,仍然是人煙稠密的地區,原因是九龍黃埔船塢就在那裏。英國人在紅磡建有在遠東最大、設備最完善的造船及修船廠,紅磡街坊稱之為『大廠』,這裏,養活了成千上萬的家庭。1944年10月16日,就在這一天,美陸軍14航空隊,21架B-24 重型轟炸機,從印度起飛,裝滿了每個有幾百磅重的超級殺傷力炸彈,與30架從太平洋航空母艦起飛的戰鬥機會合,此次傾巢而出的襲擊目標就是紅磡大廠,但附近的民居、學校也無一悻免了。
日本鬼子從英國人手中接收了大廠,船塢就成了日本艦隊的維修基地,多艘大型炮艦及魚雷快艇,就在船廠裝嵌,英國遠東艦隊吃過不少苦頭,加上美國在太平洋島嶼節節失利,九龍船塢便成盟軍報復的對像了。
觀音廟內已擠滿了街坊、過路的人及小商販。老人家口中念念有詞,小孩子躲在母親的懷裡,或蹲在祖母的身旁,半聲也不響。警報過後,緊隨著而來的就是彈如雨下,如雷灌耳的爆炸聲,震破了無邊的寂靜。在淡紅布帳蔭蓋下的觀音,毫不動容,神態自若,慈祥的笑容,滌蕩了無數張惶恐的臉。腳跟前的紙蓮花,在點滴的油燈下,閃爍不定,流露出顆顆的潔淨。碎裂的心靈,頓然得到救贖,平躺在觀音雪白的掌心之中。皇軍的刺刀,炸彈的破片,火藥的硝煙,都無法走近,靈光所到之處,化解了種種凶殘。
陳嬸的大兒子,在紅磡街坊公立小學,走避不及盟軍飛機瘋狂的轟炸,小小生靈被奪走了,第二兒子躲在書桌下,好奇地往窗門望過去,被碎片飛破眼角。
轉眼間,四週的民宅被移成平地,唯獨是觀音依然在那裏守護著。小小的觀音廟,救活了數百條生命。陳嬸莊敬的地整理一下衣履與儀容,用手巾抹去鬢上的灰塵,上前向觀音作了深深的一拜。梁師奶抱著及拖著陳嬸的兩個女兒,一步步避開重重疊疊的磚瓦,頭也不回地趕返寶其利街的住所。陳嬸則立即跑往學校,悲喜交加,早上才送兩個兒子上學,中午只能領回一個。強忍著淚水,回到家門前石級,便昏了過去。
三年零八過月已過去,香港光復了,大廠又重開了,觀音廟前一片熱鬧,香火比以前更加鼎盛。紅磡街冧巴溫(Number One,在洋人下工作的華人主管)及判頭(投標工程的老板)組成花炮會,每年的觀音誕,都捐錢燒一串巨型炮竹,超渡在盟軍空襲下喪生的遊魂。花炮會成員添男丁,可分到一份燒豬肉,生女只有一份白切雞。無論生男生女都有紅飽、棋子餅、紅雞蛋及金山橙,老人家還有利是。
祖母常說,戰後出生的我們一群,通通是『斬頭鬼』,若是女的,更多是冤鬼投胎,賠錢貨,惡依靠,難教難養。陳嬸為了多生一個男丁,每年都到觀音廟參拜,還神謝恩之餘,起碼簽上十元八塊的香油,睡一次觀音床,祈求早生貴子,補回在戰時失去的兒子。可惜三胎都是女孩,直到第四胎才得觀音的賞賜,產下麟兒。
想起來,這已是超過半個世紀的往事。大廠已改建成高樓大廈,在紅磡黃埔花園長大的一群,還有人向他們講述發生在觀音廟前的這一段故事嗎?至於陳嬸,並非是別人,她就是筆者的母親。而家裏一直供奉著的,是一尊白瓷觀音。
2003/4/4/寫
陳老:
ReplyDelete拜讀博文後,冒昧求教。
在下退休廠佬吳力波,也是紅磡出生長大的老街坊,近年從事香港本土歷史的發掘保育與傳承工作,除在海防、醫學等博物館兼職導賞外,與志同道合者組織了一個"海濱文化導賞會",生動地向大眾介紹專家學者研究成果之餘,也各自從自身經歷作社區"微歷史"的研究。
得知陳老親歷1944年紅磡大轟炸,冒昧求教:請問 "紅磡街坊公立義學" 位置在哪裏?
後來的"紅磡街坊會小學",緊貼觀音廟東鄰,因此坊間故事都把大轟炸的學校,說成是緊鄰廟側的了。
但是這間校舍是1965年才落成的,1924 至 1947的地圖都顯示,觀音廟三面環山,兩側並無建築物的。
廟東側與山岩間的些少空位,至1949年才有一間矮窄的兩層"紅磡公立醫局",這個地盤面積就算戰前建築,也不可能容納三百多師生。
因此我推論當時捱炸的學校是在觀音廟斜對面(或觀音街/蕪湖街口)而非緊鄰。
我對大轟炸所作的小小研究 https://goo.gl/E0eho6 ,追查到英軍服務團當年提交盟國空軍的情報,指出觀音廟旁的防空洞,是日軍存放幾百桶電油的倉庫,又有砲彈殼製造工場,因而是飛虎對目標之一,並非"誤炸"。
陳老如能佐證,必能有助釐清在下研究中,捱炸學校的位置。
附:在下小小心得,是把各方不願提的,"庇利船廠國共爭產",重新晾曬在陽光下 https://goo.gl/nAQTIa;中華電力首間小型發電廠位置及停用後遺容 https://goo.gl/tMMcP0 ;黃埔船塢傳世遺痕 …… 。
後學 吳力波 上
email schopaurio@gmail.com
陳先生
ReplyDelete.
冒昧攀談,請見諒。
.
本人也是紅磡老街坊,兩歲起就在還有明渠的曲街住,到了現在還在黃埔花園。退休後,很有興趣收集整理本區的典故歷史,當然少不了觀音廟和三約街坊公立學校。
.
拜讀你2012.9.22發表的,有關1941.10.16大轟炸的鴻文《普渡慈航》內提到,( https://goo.gl/seJwjb ) 你或貴親是大轟炸親歷者,故懇請說明一下當年學校的位置。
.
在下1951年才出生,幸未經歷戰火。據整理資料所知,後來的三約街坊會小學校舍是1963年才建的,原先此這個地段有過半是山崖,廟旁只有一所戰後重建的公立醫局小屋,地盤面積難以容納1944年報章所說的當時校內有兩百多學生。
請教過街坊會胡詠紀先生,他都記不起三約街坊公立學校大轟炸時的位置。
.
還有很多想向你請教的事物,希望建立聯系多加強益。
我的電郵是 hk90122642@gmail.com
WhatsApp +852 90122642
後學 吳力波 上
上面故事是從先母憶述拼湊而成,當年從瓦礫尋回的大哥還健在,但記憶模糊。學校可能是在遊樂場的位置。
Delete更正:多加強益 > 多加請益
ReplyDelete紅磡三約公所於1951年改組為街坊福利會,當時失學兒童眾多,街坊會請求九龍船塢協助建校,港府撥出青州街一幅土地,1949年建成一座單層校舍。另外街坊會又獲政府撥地,在機利士南路和差館里交界興建香港第一間街坊圖書館,1954年啟用,街坊會亦設於此樓。
Delete50年代是生育率的高峰期,街坊會着手籌建免費留產所。在中電資助下,1959年於觀音廟旁奠基興建。戰後出生的一代逐漸成長,教育需求殷切,政府在街坊會圖書館旁興建紅磡官立小學,1958年開課。幾年後,街坊會亦獲政府撥地在觀音廟旁興建新校舍,以取代青州街的舊校。http://www.master-insight.com/%E7%99%BC%E6%8E%98%E7%B4%85%E7%A3%A1%E9%AE%AE%E7%82%BA%E4%BA%BA%E7%9F%A5%E7%9A%84%E4%B8%80%E9%9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