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31, 2010

Post Modern Times 後摩登時代


Posted by Picasa


後摩登時代

由差理卓別靈Charles Chaplin自編、自導和自演的《摩登時代》Modern Times,是一部在1936年拍攝的美國荷里活電影。差理卓別靈的電影一向描寫大城市中的小人物,每每讓觀眾在電影院中哄堂大笑之餘,卻偷偷地帶著眼淚回家。正如電影的片名一樣,這是第一部有聲電影,真正把電影及生活題材,帶進了摩登時代。

在上世紀30年代,美國正處於經濟大蕭條時期。工業生產機械化,做就了大量工廠勞工,同時又取代了傳統個體工人的技藝,令工人成為大量生產方式的被剝削者,在輸送帶前做了人肉機械人。影片要控訴的就是工廠工人背後的辛酸血淚。

影片一開始是描寫工人,在大清早魚貫進入薰黑的工廠,把工作卡放進計時器中打孔。工廠老板看著監控影像,隨時發號施令,一看到工人慢下來,便指令工頭加快輸送帶,或要線長管工,直接到工人面前,要他們全速工作。在這種生產壓力下,工人失去了工作的原動力,對工作產生疏離感。由於生產是高度分工,工人每天、每時刻只是重複一個極其簡單而厭惡的工序,永遠都不會看到自己的制成品,而產生出成就感。就算是下了班,也擺脫不了工作的陰影,令人煩惱,甚至精神失常。

隨著生產成本的增加,政府對工人權益的保障,工會組織的勢力擴大,為了增加競爭力、減低生產成本及增加利潤,美商利用東亞發展中國家,薄弱的勞工法例及優厚的條件,便不斷在香港、台灣及南韓等地設廠,工人開始了在血汗工廠的工作生涯。因此在60年代,現實版《摩登時代》,便開始在香港及台灣上演了。

到了80年代,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引入了大量外資, 在中國設廠。港台企業從美商學會了一套特殊的工廠管理模式,對中國工人進行更嚴厲、更不人道的剝削手段,實行殖民地式軍事管理。工人在下班後還要強行加班,更無須離開工廠,由廠方提供的宿舍讓工人居住,在工廠飯堂進食,由工廠統籌工人的起居、飲食及餘閒生活,更禁止工人組織及參加工會。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中國竟然進入了差理卓別靈的後摩登時代,切底否定了當年的建國理想,置工人權益不顧,保障資本家對工人進行無償的壓榨,成為整個壓迫工人系統的鼓摧者。

在深圳市觀瀾區,有一家由台商開設的工廠,主要為蘋果生產i-Pad,僱有45萬工人,高級管理層是由台灣人一手包辦。從本年1月起,先後已有“13連跳”了,從廠房高處躍下自殺的,大部份是20來歲的年青工人,最年輕的一跳,就只有18歲。事情發展至今,科技集團總裁已到過工廠兩次,視察工人自殺事件,在指責傳媒渲染之餘,並向員工鞠躬道歉。中宣部在回應總裁的抱怨後,立即禁止傳媒就工人跳樓自殺事件,作進一步報導,並屏蔽網上有關的討論。香港首富更力挺這集團總裁,表示辦廠有辛苦之處,不會批評這台商,反而非常佩服其成就。回想當年,首富也是開血汗工廠的過來人,要批評別人,最後也會算到自己的頭上。

廠商拼命在追逐利潤,無視工人權益,社會變得冷酷無情,一切向錢看。在同一間工廠,有這麼多青年人輕生,卻不承認是廠方無人性的管理模式,不讓工人交談,連續工作長達15小時,工人被保安毆打、淩辱,無從申訴,反責怪在“一孩政策” 下成長的年青人,嬌生慣養,不能承擔工作壓力。沒有在工作上得到尊重,那有在生活上的尊嚴。容許這工廠繼續殘害、奴役青年工人,折磨他們對生存的意志,決非是《城市之光》,這實是令人羞愧不堪,是這城市之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