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970年算起,事隔18年的幼稚園語文科,又有什麼內容呢?找來培幼出版有限公司的語文課本來看看。注意,那時已經不稱之為“國語”了,中英相方已達成協議,做好過渡的準備。

第三冊是適用於幼稚園高班上學期,共有26課,沒有分什麼主題單元,除簡單文字外,仍是以卡通得意插圖為輔,對小孩子來說,比較有吸引力。

一開始讀來,有些少是詩歌韻文的風格。

如家中沒有玩具怎麼辦。開學第一個節日是中秋。燈籠掛在維園樹上,沒有問題嗎?

講一下四時天氣的變化也很好。在城市看到燕子的機會應不多。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為什麼寫不出這樣的情景?

做了小學生多年,就從來未見過小白兔。

用刀叉吃煎蛋,這是有的,但不是普遍的生活實情。

香港四面環海,一定要講漁民的生活。

各盡所能,各守本份。

這就是生活了。

與人相處之道。

母親必須是家庭主婦,社會是要這樣去定位嗎?

姊姊洗衣和掃地,是很有問題,哥哥呢?

好郵差,送信忙,這種價值的判斷是不需要的。天冷是廣東話嗎?這很有地方色彩。

這種場面只能在電視節目上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