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1, 2011

茉莉花 Jasmine Flower


Posted by Picasa




茉莉花

記得小時候,在香港一幢戰後的4層高石屎樓中,那戶住在3樓的人家,在陽台上除了用馬尾葵,遮擋著猛烈的斜陽外,就是用綠色的大甕缸,種滿了白色帶有淡紅的茉莉花,在炎熱的7、8月大暑天盛開,隨著柔柔的晚風,吹來濃郁的清香。母親與屋主熟落了,也移植了一小盆,更把過盛的花枝剪下,放在水碟中,讓斗室的窗台上,散發著陣陣幽香。廣東人還把茉莉花入茶,但由於與“沒利”諧音,便改稱為香片了,取其片片清香之意。

一闕江蘇民謠《茉莉花》,早在清乾隆年間,已經流傳,並一度成為滿清的國歌。不要以為只有中國人,才對茉莉花情有獨鍾,往西邊走地球的半個圈,在北非洲的回教國家突尼斯,茉莉花成了他們的國花。在去年12月間,一場非暴力抗議示威,終演變成全民起義,名為“茉莉花革命”,推翻了總統班阿理長達23年的獨裁統治。

此後,革命的烈火,燃遍了整個北非及中東地區,就像“大地回春”一樣,民主的春天暖風,吹過整個回教大地。在埃及, 為期18天的街頭運動,人民把穆巴拉克30年的高壓獨裁政權趕下台。在巴林、利比亞的革命被軍隊武力鎮壓下來,但人民並沒有退卻。也門、摩洛哥的反抗浪潮,更是此起彼落。人民要活得更有尊嚴,捍衛普世人權價值,推翻獨裁暴政,已成了不可逆轉的潮流。

在上星期,更有中國內地網民,發起茉莉花飄香運動,號召民眾在2月20日下午2時,在北京、上海 、天津 及廣州等13個城市,在市中心聚集、散步,要求改善民生、司法獨立、啟動政治改革、開放報禁,容許新聞自由等訴求。特別經過1989年6月4日天安門學生運動,政府早已決心把一切反對政府運動的苗頭,徹底消滅在萌芽狀態。因此“中國茉莉花革命“的訊息,很快便被刪除,轉載的網站亦被屏蔽。不單是“埃及”,“茉莉花”竟成了敏感的關鍵詞,遭到封殺。

在20日之前,全國各地大概有近1000社會活躍人士、維權律師,甚至無關痛癢的人等,遭便衣公安警察拘禁、限制行動自由,甚至被毆打。但仍有不少民眾,不怕打壓,應在網上呼籲的地點,到包括北京王府井大街、上海人民廣場聚合。當中有青年在地上檢起被棄置的鮮花,因而被拘捕。有好奇過路或圍觀的人,被當作參予者逮捕,更有當眾向記者表示不滿的老年人,也遭關押。擁有龐大國家機器的當權者,可謂到了杯弓蛇影的地步了。

香港是唯一的中國城市,互聯網仍是通行無阻的,也有三數十人,到守衛深嚴的中央駐港聯絡辦事處門外示威、聲援。人們會問,在世界回教國家的“大氣候”,為什麼影響不了中國的“小氣候”。近年來,在中國的群體反抗事件無日無之,民眾對官商勾結已是非常反感,加上地方官員強行收地,社會的不公義,司法向權勢傾斜,已引起相當的民怨及公憤,社會上是存在著不穩定的因素,但仍未達到觸發大規模民眾起義的臨界點。

這30 年間,在經濟改革中的獲益者,對生活條件的改善,有了基本的滿足,加上一批已累積不少私有財富的新興中產階級,在快速的經濟增長中,對美好的生活,仍然有一定的幢景,對處於近乎赤貧的低下層,並未有產生感同身受之痛,因此有學人認為,社會確實有貧富不均的矛盾,加上政府在“維穩”工作上,投放了極大的資源,讓當權者對當前的國際形勢,有極頑強的免疫力。

隨著人民對全球資訊的喝求,互聯網社交載具無遠弗屆,這堵“長城隔火牆”還能抵擋多久呢。發自本土的茉莉花芳香,必然會在盛開的時節,薰遍整個中華大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