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多,章詒和仍是一個十分陌生的名字。她的文章斷斷續續在互聯網上出現,引起了網友的注意。章原來是「頭號大右派」章伯鈞的女兒,系出名門。
一九五七年,毛澤東發動「鳴放」運動,官方公佈的數字說,有三十萬人被劃成「右派」。但究竟有多少人被牽連在內,便不得而知了。這些受害人大多是不見經傳的,比較有名的,已盡錄在章詒和的回憶錄中。在本年初,章的文章編集成書,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由於內容涉及到「反右」運動及一些當時權操輕重的大人物,因而變得十分敏感。又適逢北京「兩會」的召開,中央下令,嚴禁傳媒為該書炒造新聞。亦有傳聞,該出版社的領導曾因該書的出版,而受到審查。書會賣完即止,不再加印,亦不再版。
章為這書,起了一個文學味道極濃的書名--《往事並不如煙》。多少人,為這些發生在近半個世紀前的絲絲往事,勾起了縷縷的回憶。人們會輕易遺忘上一代人,這些既遠且近的經歷,但它們又如此真實,要在記憶中抹掉,著實有點困難。關於這段歷史的人與事,留下來的不僅是寸寸的哀思,即使是經已癒合的傷口,在那寒天地凍的夜晚,戚靜孤單的黃昏,仍隱隱在皮下浸著血水,陣陣酸楚,又怎能不會有「並不如煙」的感覺呢?
要領略書中的滋味及內涵,需要對建國前後,以至文化大革命時期,有起碼的歷史認識。一向對政治漠不關心的香港人,為生活勞碌終日,熱衷的不外是金庸的武俠小說,及張愛玲的孤獨戀情,他們竟然也會鍾情於這部記錄強烈歷史風貌的書,實是書商意外的收穫。這多少要歸功於出版界的師爺了。
章詒和的《往事並不如煙》一到了香港,便改頭換面,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並以《往事並不如煙》其中一章《最後的貴族》作為書名。這個書名頗令人引起不少錯覺,以為是張愛玲小說的「續篇」。受過英國殖民地統治有百多年的香港人,對貴族式的生活甚為嚮往,英皇室的誹聞佚事、大富人家的風流韻事、豪門恩怨,均有濃烈的興趣。「爆料」(揭人隱私的資料)刊物的報導,必爭先搶購。出版商就是捕捉到香港人這種心理,冠以一個「貴族」的包裝,在香港推出這個與「貴族」本無大關係的書。
交通部职工开始批判部长章伯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