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13, 2010
Boston Chinatown Library 波士頓華埠圖書館
聲聲入耳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是明代東林黨領袖顧憲成所撰寫的一副對聯。在1604年,顧憲成愎修無錫東林書院,講學之餘,更評議朝政。這副對聯成了顧憲成主持東林書院的宗旨,反映出無論環境有多惡劣,莘莘學子不單刻苦讀書,還要關心國家大事,與“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傳統讀書人,形成強烈的對比。
週末趁天空放晴,駕車到附近的建築材料店,購買一些修補物料,途經波士頓羅莎蓮杜鄰區圖書館分館。館外民情洶湧,有近兩百男女老幼在館前聚集,還有嬰兒車,在行人路上匯成一個半月形的示威圈,手持自制標語牌,抗議關閉波士頓鄰區圖書分館,並歡慶保衛分館,成功免受關閉之危。路過的車輛無不響按,表示支持,情況雖然是十分平和,見遠處有兩輛警車在戒備,以防萬一。
由於波士頓市政府財赤問題,圖書館將欠缺3百20萬的開支,去維持全市27間圖書分館的開放。緊縮建議包括關閉一些圖書館、縮短開放時間及日數、裁減工作人員等,這些都不是新鮮的了。市政府當然會埋怨州政府,減少對波士頓市的撥款,這應該是事實。
麻州政府對波士頓圖書館的撥款,由2009年的8百90萬,到2011年,減少至2百40萬。這類削減當然是因經濟衰退,而帶來的連鎖反應,但是,這亦涉及開支優先的問題。政府一方面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考試成績,又要培養青少年有良好的讀書習慣,在課餘、假期有健康的去處及活動,圖書館支出竟成為裁減的對象,這絕對是不成話的。而事實上,由於經濟不景,到圖書館的人是多了,圖書的流通量也大增。圖書館一經關閉,就難望有重開的一天,唐人街圖書館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了。
唐人街圖書館自關閉那天,到重開華埠臨時店面圖書館,足足已經是有45個年頭了。在1965 年,正是唐人街圖書館拆毀之時,比若那年在波士頓華埠出生的嬰兒,到有心人出錢出力,打開店面圖書館的一天,已經是人到中年了。是否再要等多另一個45年,唐人街圖書館才會重見天日呢!若每一個華埠居民,好如明朝東林黨人的努力、羅莎蓮杜鄰區坊眾的鬥志,唐人街圖書館當然不會遭到被摧毀的命運。
華埠臨時店面圖書館是只開了3個月,共427小時,僱用了兩名受薪職員,收到超過5000本圖書捐贈,借出了1374本圖書,其中過半是中文書,39個義工,投入了超過1300小時的義務工作,發出540張借書證,舉辦了110項活動。有機會在一次華埠社團春宴上,與店面圖書館的發起人德福Davol夫人同桌,談到圖書館在關閉後下一步的工作時,這位白人女士表現十分樂觀。
由於德福夫婦兩人組成的波士頓街頭實驗室Boston Street Lab的出色工作,成功地在華埠開設店面圖書館,受到社區大眾的支持,因而獲波士頓華人前進會的表揚。而華埠圖書館之友現正尋求,爭取在中華貿易大樓重開圖書館。現時該樓宇是屬波士頓重建局擁有,大部份出租單位是空置的。德福夫人對華埠社區寄以厚望,並願意繼續為爭取華埠永久圖書館的設置而努力。
任何政客在競選時,都斬釘截鐵地說,要為華埠爭取圖書館,並列進在他們的選舉政綱內,但在當選後,一切便變得模糊不清了。是他們聽不到華埠的聲音,還是聲聲不能入耳。華埠圖書館是不能與目前財赤,要關閉數間圖書分館而相提並論的。遠在1896年,華埠圖書分館已在泰勒街開設,後因興建麻州收費公路與中央幹線及大同村,便在1965年拆毀。
多年來,華埠年青人及居民要爭取的是還我圖書館、還我華埠。在華埠興建大量豪華公寓之餘,也要建造及經營一個安居樂業勤讀書的社區。盼望有朝一日,明代顧憲成的“聲聲入耳、事事關心”對聯,必定會掛在華埠永久圖書館門外。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