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14, 2008

星光大道 Walk of Fame


Posted by Picasa


若說,紐約是以百老匯舞台劇聞名,而波士頓的舞台表演藝術亦有過歷史輝煌的一頁。與華埠唐人街為鄰的波士頓劇院區,是沿著華盛頓街中城地區伸展至尼倫街口,轉入史超域街,又由保來時登地鐵車站直往天滿街。這裡一帶劇院、歌廳及電影院林立,在1935年全盛時期共有55家之多,到了今天,就只剩下6間左右,雖然,波士頓市重建局在區內的電燈桿上掛上彩旗,吸引遊人,但昔日的風光已不再了。

劇院區是直接受美國經濟大蕭條(1929-1945) 的影響,由衰落以至一竭不振,波士頓中城地區的商業活動亦多少受牽連,加上在六、七十年代電視、錄映帶及其他體育、娛樂事業的普及化,看舞台劇表演的觀眾,更加是少之又少了。在七十年代初,由於市中心地產蓬勃發展,這些早已關門的劇院,亦面臨拆毀的命運。碩果僅存的有波士頓歌劇院,在1983年,香港影視紅星汪明荃曾在那裡開演唱會,登台那天,美東僑胞到來捧場,有過前所未見的哄動。之後,歌劇院就一直關閉至去年,在重新裝修後,上演音樂劇『獅子王』(Lion King)及『孤星淚』(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觀眾反應不見得太熱烈。在旁邊的百樂門(派拉蒙Paramount)電影院仍是原封不動,不拆也不開。

另一間是在1925年建成的大都會歌劇院,有三千八百座位,是波士頓最大的旋轉表演舞台,雖然陳設不太豪華,但算是最具規模的,由於財赤,在1983年,幸得電腦業鉅子王安捐出巨款,重修後命名為王氏演藝中心,這是華人對波士頓文化事業的重要貢獻。每年在聖誕節前後,都上演芭蕾舞劇『胡桃夾子』(The Nut Cracker)應節,亦是波士頓芭蕾舞團的專演場地。在相連的停車庫下,曾有『中華藝文苑』藝術展覽場地,亦因經費資助問題而關門,甚為可惜。

最近,有市議員重新建議在劇院區建一條『星光大道』,這個構想無疑是抄襲荷里活的星光大道及洛杉磯中國戲院外的明星手印及腳印行人路,去紀念或表揚在演藝界有傑出貢獻及成就的藝術工作者,香港也採用了這個好主意,在尖沙嘴海傍設『星光大道』,不同的是除在行人路嵌上銅鑄的星狀圖形外,還有大型雕塑,成為旅遊新景點。

其實,在劇院區建『星光大道』這個提議並不新鮮,在郭培理廣場紐百利街(Newbury Street)的另一端入口,在唱片城(Tower Records)大廈前的行人路上,原有十三片銅星,表揚對音樂及錄音有突出表現的藝術家,其中亦包括大提琴家馬友友在內,不過,自唱片城在兩年前關門後,地上的銅星已掘起來,放進倉庫裡,有傳言,若無人『領養』,便會在網上eBay作公開拍賣了,可嘆,藝術何價!

筆者認為在波士頓設『星光大道』,華人應大力支持,因為美華上榜的機會是很多的。此外,唐人街就是挨著劇院區,到那裡的遊客多了,華埠的人氣及物流也增加,這是一舉兩得的。波士頓是一個文化、歷史名城。歷史方面有『自由徑』(Freedom Trail),沿著這條有兩英里半的遊覽徑上,有十六處歷史景點,若在文化藝術方面,也有一條星光大道,這是一個很好的配搭,單是突顯本地的藝術工作者及演藝名人,已足以鋪滿劇院區的行人路了,用不著在下城中心建新的摩天大廈,去襯托這個世界一流的城市。

歷史是讓恆久的光輝,照耀人類未來的進程,文化藝術就是一條顏色鮮艷的絲帶,反映遠近人群生活的姿采。若波士頓老陳網誌是有投票權的話,在這裡,就為劇院區設『星光大道』(Walk of Fame)投下贊成票,不知讀者願意背書(endorse)否? 3/2/2006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