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7, 2025

Boston Busing 波士頓校巴強載事件

 




波士頓校巴強載事件

1974年,聯邦法院作出裁決,限令波士頓公立學校推行反種族分隔教育政策,強制波士頓公立學校用校巴,接載有色人種學生,到主要由白種人入讀的社區學校,又由以白種為主的學校,接載白人學生到黑人社區學校上課,因聯邦法院已作出裁決,實行反種族分隔政策,認定波士頓公立學校繼續推行所謂平衡學校政策,是違反了種族平等法例,實有違美國憲法精神。

波士頓公立學校強制執行聯邦法院的反種族分隔政策,由於社會反對聲音巨大,已推遲了一年才實施。不過,少數族裔社區如黑人聚居的洛斯保里及華人聚居的唐人街,在抗議聲中,也勉強接受校巴強載的安排。在心不甘情不願的情況下,接受現實,把子女送往白人社區學校就讀。但是,白人社區如南波士頓,東波士頓及查理斯鎮反抗甚為激烈那裏的家長不但拒絕讓子女離開自己的社區更拒絕回校上課而且在學校外聚集阻止校巴送來的黑人學生進校上課在抗議的過程中,還揮動棒球棍及向校巴投擲石塊,並散播謠言說有白人學生在黑人社區學校遇害

社區瀰漫著動盪不安的氣氛,激動的群眾更用帶有種族歧視的言詞,指罵校巴送來的有色人種學生,散播種族仇恨不滿情緒破壞原來已十分脆弱的種族關係增加了雙方的不信任互相仇視的態度華埠唐人社區卻引發出另一種抗議的行動,華人家長教師及社區活躍分子組織起來,耐心地向家長解釋聯邦法例的裁決及波士頓公立學校的政策,教師及家長每天早上護送子女到查理斯鎮學校上課,並向不明事理的居民解釋事情的真相,結果華裔子女到白人社區學校上課,並沒有遭受到太大的困擾。態度頑強反對人士及一些守舊的白人家長堅決拒絕送子女入學有經濟能力的入讀其他私立及教會學校甚至遷往市郊白種人聚居的市鎮。無法支付學費在社區內由志願團體開辦的學校上課有的則接受現實,到公立學校安排的學校上課。

五十年已經過去了,人們應吸取歷史的教訓波士頓公立學校送學生到不同種族聚居社區上課,應該用一項逐步和分階段實行的政策。由於在短時期強制執行,激發矛盾製造了不必要的種族衝突,顯然是事先沒有經過週詳的考慮。不幸的是這事件,適逢是波士頓市長選年,來自學校委員會女候選人,是反對校巴強載的另一候選人則主張強制執行種族分隔政策,在選舉政治的氛圍下,令情況變得更壞。

而當年護送華裔學生到查理斯鎮上學的教師,家長及社區活躍分子,現在已是長者及退休人士,他們仍活躍於社區,繼續為華人子女作出貢獻,受人敬重。回顧五十年前這段歷史,讓年青一代能夠珍惜上一代人為社區,奉獻出的心力是難能可貴的。現在人們享受的權益及平等機會,是前人犧牲個人的生命與自由,得來不易。對於新移民來說,認識過往的歷史,是增長了生活的經驗,為年幼子女面對未來,掃除了不少人生的障礙,期望大家能積極參與社會,成為有貢獻的一員,有着豐盛的人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