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3, 2024

It's Dragon not Loong 有地區特色的拼法

 


今年有官媒摒用「dragon」,改為「loong」。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在報道「新春龍舞挑戰賽」活動時,將龍年譯為「Loong Year」,「龍舞」譯為「Loong Dance」,央視春晚吉祥物「龍辰辰」的英文名也譯作「Loong Chenchen」。

對照2012年的上一個龍年,中國政府並沒有使用「Loong」,當年官媒《環球時報》和英文報紙《中國日報》都採用 「Year of the Dragon」。

有學者對BBC分析指,這反映了中國官方希望掌握話語權,展現「文化自信」,但世界未必會流通這個翻譯。

央視網引述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副院長彭萍教授指,19世紀初,英國傳教士馬什曼在著作中提到中國的龍,注音是loong,解釋時使用了dragon一詞,後來英國傳教士馬禮遜編出史上第一部《華英字典》,將龍譯為dragon,這個翻譯延續至今。

報道指,西方龍是「口吐烈焰+巨翅長鱗+烈性如火」,形象負面,中國龍則是「馬頭+鷹爪+魚鱗+鹿角+蛇身+沒有翅膀」,代表好運吉祥。因此,「Loong」更貼近中國龍的原意。

《北京日報》評論文章指,很多西方人看待中國的目光、翻譯中國的文化,帶著一種對異域文化居高臨下的審視,「比如近代史上,別人就把我們表述成『黃禍』、 『東亞病夫』」,「在解決了『挨打』、 『挨餓』問題後,強起來的中國必須解決『挨罵』的問題,主動進行自我宣介」。文章並強調,翻譯問題「絕非沒事找事,實則關乎潛移默化的形象認知」。

對此,有中國網民表示支持音譯,指「dragon那種像大蜥蜴,跟中國龍不一樣」、「中國龍是獨一無二的,漢語走向全世界,就應該把『龍』這個詞音譯」。持反對意見的網民則認為「越來越民族主義」,反諷稱「建議英文直接被拼音取代」。

了解更多關於「文化自信」與「去英語化」 & Credit: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68250302

圖片source:
https://www.hk01.com/大國小事/989503/農曆新年-中西有別-官媒-龍不再譯為-dragon-而是-loong



有地區特色的拼法

所謂百家百譯。18年前,來自華東地區的黃教授曾倡議,把英文dragon一詞,在中國拼成loong,謂更能表現出中國龍祥和的一面,有別於西方dragon會噴火,邪惡,而且在字形上,符合中國的象形文字云。18年後,黃教授仍而不捨,繼續鼓吹,值得敬佩。

首先,就龍字的外形來說,個人認為,充滿帝王霸氣,看不出有幾分祥和。龍的標準漢語拼音為long,黃教授只不過在當中,添加了一個英文字母o字,便說成是有龍形,倒要問,為何不多加十個八個o字,豈不是更龍嗎?除了李光耀有先見之名外,為兒子李顯龍的long字,寫成loong,果然能隔任繼承,當上總理,有這樣高瞻遠矚者,鮮見矣!

在大半個世紀前,無論是李小龍或李顯龍父母,面對着辦理出生登記的殖民地官員,用熟識的方言,說出孩子的名字,實不足為奇,很有可能,loong就是這樣誕生的。再者,在姓氏中,不同地區,陳姓就有不同的拼法,香港是chan,中國及台灣是chen,美國唐人街是chin,越南是tran,各有地區方言的特色,又有誰會看不過眼,要統一起來嗎?

香港龍是lung,中國龍是long,西方英國龍是dragon,華東龍是loong,各適其式,未嘗不可。若硬要把dragonlong改成loong,國人未必跟得上,那麼龍的傳人做不了,卻成了亞細亞孤兒,棄嬰。

什麼龍潭虎穴,海龍王,周處斬蛟龍,龍捲風,水龍捲,通通不是好東西,給人間帶來禍害。所謂龍的傳人說法,源出於台灣歌手侯德健,歌曲背景是台灣在聯合國安理會席位被中國取代,四面楚歌,世界遍佈姑息的劍,加上台美斷交,為提振台人,寫下龍的傳人此歌。在大時代中,侯德健的複雜心情,就在龍的傳人中,表露無遺。現時,盲目自稱是龍的傳人,實缺乏歷史認識。

建議黃教授去函英語世界字典編輯,申明理由,要求把中國dragon改為loong,待他們有所回覆,在此與大家分享,拜託!



直到今年2024年,香港官方首日封仍用 Year of the Dragon,設計張牙舞爪,有霸氣,看不出半點祥和氣氛。






2 comments:

  1. 翻譯原意就係要唔識既人都明白,依家咁........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