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園雜憶
每次行經在窩打老道與亞皆老街交角處的“盧園”,便會想起在巴富街官立小學的日子,此外,特別是在秋天,電影《紫薇園的秋天》就會浮現在腦幕上。雖然,印象中園裡的主人,可能不會像電影中的主角那樣鬱結、壓抑,可是園內那種深沉、沒有生氣的情景,佈局就與片中無異了。
這部電影是站在母親旁邊,在域多利戲院看的,看累了就坐在母親膝上。有機會還可以在網上看到電影的片段,但“盧園”與域多利戲院卻逃不了遭拆毀的命運,而母親也早已離開人世。期望春天再臨,紫薇盛開,園中秋天的蕭剎景象,應該是一掃而光,顯露出原來的面貌。
可是對於盧園,網上有這樣的描述: 在六十年代,在市區被稱為鬼屋的,其中一間位在亞皆老街與窩打老道交匯處,中華電力公司辦事處對面之一所古老大屋,那時看來又幾陰森。該大屋花園建有一座酷似牡丹亭之凉亭,亭旁種滿柳樹,而圍牆內邊另種有一棵西榴樹,每當榴樹結果時,榴子與枝葉墜下,如行經亞皆老街該圍牆下,都會跳高,偷摘柚子。
論壇老搜繼續說︰直至六十年代初期,在該大屋隔鄰之珠海書院修讀,發覺原來站在書院內合作社,可清楚看到該大屋花園內之一舉一動情况, 而每日下午五時左右,該花園內會出現有四,五個媽姐,用木盤及洗衫板在地上洗濯衣服,而廚房則冒出用木柴煮飯之黑烟,在花園近出口處,長期停放着兩部卡幫式大型汽車,而用帆布遮蓋着,不過,從未見過主人家出現在花園內。
而我對盧園,是有不同的體驗: 不知是在那一年,來了一個年紀較大的葛量洪師範學院派來的實習老師,他姓盧,後來才知道他是“盧園”的主人。“盧園”是在亞皆老街及窩打老道的交匯點,面對電燈公司的大鐘樓,有高牆、大花園圍著的兩層高古老洋樓,雖然有點破落,屬富有人家的氣派,離巴官小只有5分鐘的行程。每每在放學時路過,都會好奇地從鐵門探頭內望。
這部電影是站在母親旁邊,在域多利戲院看的,看累了就坐在母親膝上。有機會還可以在網上看到電影的片段,但“盧園”與域多利戲院卻逃不了遭拆毀的命運,而母親也早已離開人世。期望春天再臨,紫薇盛開,園中秋天的蕭剎景象,應該是一掃而光,顯露出原來的面貌。
可是對於盧園,網上有這樣的描述: 在六十年代,在市區被稱為鬼屋的,其中一間位在亞皆老街與窩打老道交匯處,中華電力公司辦事處對面之一所古老大屋,那時看來又幾陰森。該大屋花園建有一座酷似牡丹亭之凉亭,亭旁種滿柳樹,而圍牆內邊另種有一棵西榴樹,每當榴樹結果時,榴子與枝葉墜下,如行經亞皆老街該圍牆下,都會跳高,偷摘柚子。
論壇老搜繼續說︰直至六十年代初期,在該大屋隔鄰之珠海書院修讀,發覺原來站在書院內合作社,可清楚看到該大屋花園內之一舉一動情况, 而每日下午五時左右,該花園內會出現有四,五個媽姐,用木盤及洗衫板在地上洗濯衣服,而廚房則冒出用木柴煮飯之黑烟,在花園近出口處,長期停放着兩部卡幫式大型汽車,而用帆布遮蓋着,不過,從未見過主人家出現在花園內。
而我對盧園,是有不同的體驗: 不知是在那一年,來了一個年紀較大的葛量洪師範學院派來的實習老師,他姓盧,後來才知道他是“盧園”的主人。“盧園”是在亞皆老街及窩打老道的交匯點,面對電燈公司的大鐘樓,有高牆、大花園圍著的兩層高古老洋樓,雖然有點破落,屬富有人家的氣派,離巴官小只有5分鐘的行程。每每在放學時路過,都會好奇地從鐵門探頭內望。
上課繃緊的盧老師,竟邀請我們七、八個得意小門生,到“盧園”喝下午茶,真喜出望外。當日衣著潔淨,擦亮黑皮鞋,準時到達門前,穿白衫黑褲的馬姐開門,引到大廳,5、6個馬姐一字排開,同學仔都被光滑的地板嚇怕了,老師說不用脫鞋。喝橙汁、吃西餅及水果後,到花園參觀巨大鳥籠,盧老師說雀鳥是從花園捉來的。
在上個世紀70年代,地產發展正藉蓬勃時期,亭臺巨院式建築的“盧園”,也難逃這一劫,被收購改建成高樓大廈怡安閣,從此典雅清幽的園亭就灰飛煙滅了。唯一留下點點文化命脈,算是中山圖書館了。不知“盧園”的主人與中山先生或中國文化協會的關係,網上資料十分貧乏。再想想,曾資助辛亥革命的澳門百年望族、第二代賭王盧九,與我所認識的盧園主人,又是否來自同一家族呢。
雖然,鄰近加多利山,在五,六十年代,鬧市中的古老園林大宅,與週邊環境已變得格格不入,無疑這是私人產業,在那些年,保育意識是不存在的,就是這樣,隨著家族的沒落,“盧園”便消失在都市的繁囂中。半個世紀以後,在秋天的季節,想起盧園還存在的話,大富人家的氣魄,也會淹沒在片片黃葉之中。
紫薇園的秋天 Autumn Comes to Crape Myrtle Garden 1958
ReplyDeletehttps://pkchanboston.blogspot.com/2011/04/autumn-comes-to-crape-myrtle-garden-1958.html?showComment=1480349687255#c127981636232654130
一直以為勞老師是姓盧,最近在網上看到新資料,才彷然大悟。而盧園的真正名稱為勞昌大堂,舊址是在窩打老道79號。
Deletehttps://mountpleasantgroup.permavita.com/site/WanKiLo.html
ReplyDelete文中所述應該是勞允驥老師,望其後人引證。
Delete